以下是一個Linux基礎命令表,列出了常見的Linux命令及其描述。這些命令對于Linux系統(tǒng)管理和日常使用非常有用。
| 命令 | 描述 |
| :--: | :--: |
| `ls` | 列出目錄內(nèi)容。 |
| `cd` | 切換目錄。 |
| `pwd` | 顯示當前工作目錄。 |
| `mkdir` | 創(chuàng)建新目錄。 |
| `rmdir` | 刪除空目錄。 |
| `cp` | 復制文件或目錄。 |
| `mv` | 移動或重命名文件或目錄。 |
| `rm` | 刪除文件或目錄。 |
| `echo` | 輸出文本或變量。 |
| `cat` | 查看文件內(nèi)容。 |
| `more` / `less` | 分頁查看文件內(nèi)容。 |
| `head` / `tail` | 查看文件的開頭或結尾部分。 |
| `man` | 查看命令的手冊頁。 |
| `ps` | 查看進程狀態(tài)。 |
| `top` | 動態(tài)顯示進程狀態(tài)。 |
| `kill` | 終止進程。 |
| `chmod` | 更改文件或目錄的權限。 |
| `chown` | 更改文件或目錄的擁有者。 |
| `df` | 顯示磁盤使用情況。 |
| `du` | 查看目錄或文件的大小。 |
| `ifconfig` / `ip` | 配置網(wǎng)絡接口的參數(shù),如IP地址、子網(wǎng)掩碼等。 |
| `ping` | 測試網(wǎng)絡連接。 |
| `netstat` | 顯示網(wǎng)絡連接、路由表、接口統(tǒng)計等信息。 |
| `tar` | 打包和解壓文件。常用于處理.tar和.tar.gz格式的文件。使用例如 `tar -xzvf 文件名.tar.gz` 進行解壓操作。|
| `chmod +x 文件名` 或 `make 文件名可執(zhí)行文件名`| 使文件具有可執(zhí)行權限,以便作為程序運行。例如,可以使用此命令將腳本文件轉換為可執(zhí)行文件并運行腳本程序。使用例如 `chmod +x script.sh && ./script.sh` 運行腳本程序。請注意,在創(chuàng)建腳本文件時,確保在文件的開頭指定正確的解釋器路徑(例如#!/bin/bash)。同時,請確保您的系統(tǒng)已經(jīng)安裝了所需的解釋器(如Bash)。如果遇到權限問題,可能需要使用管理員權限運行命令(例如sudo)。此外,還有其他一些常用的Linux命令和工具,如編輯器(如vim和nano)、軟件包管理工具(如apt和yum)、系統(tǒng)監(jiān)控工具(如htop和nmon)等,可以根據(jù)您的需求和特定的Linux發(fā)行版進行相應的學習和使用。請根據(jù)自己的需求和實際情況進行學習和使用這些命令和工具,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使用Linux系統(tǒng)。請注意,具體的命令和選項可能會因不同的Linux發(fā)行版而有所不同,因此建議參考特定發(fā)行版的文檔或手冊以獲取更準確的信息和使用指南。此外,Linux社區(qū)和論壇也是獲取幫助和學習資源的好地方。